实体金融,顾名思义,就是实体与金融的结合,或可理解为:用金融思维经营实体经济。
实体金融的起因,缘自实体经济的弱点。通常,我们看实体项目,最怕看到二点:一怕收入有天花板。比如传统酒店,客房收入受到客房数量限制;二怕生意受制于人。比如餐厅,就怕大厨团队被挖角。
表面看来,这两个问题已经存在千百年,很难改变这个现状。
然而,真的无法改变吗?事实上,只要用脑,这个世界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。实体店金融化,就是十分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第一个问题,如何突破收入天花板?
以酒店为例,讲讲采用金融思维突破酒店天花板的做法。
为了计算方便,我们仅以每个酒店平均200间客房(套间计为2间),每间每日全年平均实收1000元作为计算基础。
传统酒店的客房收入,很好计算,就算是入住率达到100%,酒店全年收入最多就是200间X1000元X365天=73,00,000元,亦即7300万元。这个数字就是酒店客房收入的天花板。
如何才能突破这个上限,使得酒店客房收入没有天花板?
没有天花板,就代表酒店可以不断收钱、永无止境。或许有人说,这是天方夜谭、永不可能。但是,采用金融思维之后,就非天方夜谭,而是切实可行。
那么,具体如何做呢?
于法律上,任何企业都可发售预付卡。如果这种预付卡仅限在酒店内使用,就是单用途预付卡。这种单用途卡,无论在香港,还是在内地,都是无须金融牌照,任何企业都可发行及销售。
显然,酒店如果发售预付卡,十年效期的话,就可即时销售未来十年的收入,仅就客房收入而言,就能售卡7300万元X10年=73000万元,亦即7.3亿元。
依照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教授的研究成果,预付卡持有者的使用率,最高不会超过60%,而且这个60%使用率中,还包括未能全部使用的比例。
据此,我们采用等分行为概率分解,简单的结论就是:全部用完的比例占1/3,未能全部用完的比例占1/3,完全没有使用的比例占1/3,也就是说,预付卡耗尽率大约50%。这个比例,符合理查德教授的研究成果。
这就是说,酒店可以即时出售预付卡的收入,实际可达73000/50%=146000万元,即14.6亿元客房收入,将近15亿元。
以上仅是计算客房的预收收入,并无计算酒店内的其它营业收入,比如餐厅、商店、租车等等。假如再计算这些兼营收入,则会发生更加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以酒店附设餐厅为例,假如每间客房每天仅是一人在餐厅用餐,该人少则每天消费100元,多则每天消费2000元(应酬),平均每个客房每天消费1000元以上。为计算方便,我们仅以每房每天在餐厅平均消费1000元计,酒店预付卡可售金额,可以再增14.6亿元,将近15亿元。
当然,以上餐厅收入的计算,是以每天容纳300人(200个住客,其中100个住客各带来1个客人)计算的,平均每餐100人容量,估算一个楼面已经够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餐厅收入的计算,并无计入街客光顾的收入,因此,以上数据十分保守。
同理,酒店附设商店、租车,如果计及住客及街客光顾,足以使得酒店预付卡可售金额再次翻番,衣(商店)、食(餐厅)、住(客房)、行(租车)四项收入,预计可以达到60亿元左右。
如果酒店获得保险经纪牌照,给入住客人提供旅游保险、人寿保险、医疗保险等等代售服务(内地客人十分喜欢),以此获得保险公司50%佣金收入,则酒店售卡收入就会没有上限,此时天花板就会完全消失。
如果酒店增加连锁加盟功能,可以出售候鸟会籍(商务人士、康养人士特别喜欢),那么可以想像,售卡收入就会一发不可收拾。
话到此处,可能大家都会提出疑问,酒店凭什么吸引用户购买预付卡呢?显然,这是整个创新模式中最为关键的问题。
这个关键的解决方案,就是用户购卡同时,都会获赠等额礼券,用于换购酒店客房用品(等同超市产品)。这就是说,用户购卡除了可在酒店消费,还可换走五星家居用品,相当于付出多少,拿回多少,如同没有付出金钱一样。
用户使用礼券换购的产品,皆为生活刚需用品,与超市产品基本相同,人人都会需要。因此,用户获赠礼券,等同现金回赠。
这就是免费经济的魅力!由此可见,我们打造的免费经济,是实体经济金融化,能够推动社会走向共同富裕,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。
正是由于以上免费经济的创新模式,方使酒店收入能够突破天花板,不仅拥有大量现金用于收购兼并(实体店金融化),而且即使再来疫情也会江山屹立不倒。更进一步地说,这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上的金融投资项目。
那么,这些刚需生活用品从何而来呢?
答案就是,产品皆由中国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旗下企业(中国创新)全数提供,并且付出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提供换购服务,酒店不必承担任何成本,仅需从预付卡收入中代客支付15%作为换购服务费即可。
那么,中国创新如何获利呢?答案也很简单,就是中国创新会同时投资所扶持的酒店,以及投资所有入住酒店的配套服务企业,比如餐厅、商店、租车等等。中国创新会从日后酒店及其入住企业上市时,再从资本市场获利。
由此可见,中国创新不会去赚企业的钱,而是日后从资本市场赚取不认识的人的钱。这就是第三方付费原理,也称他方付费原理,属于免费经济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,也是实体经济金融运作的一种形式。
第二个问题,如何不再受制于人?
众所周知,服务行业离不开人。人手不足,或者核心人员出现问题,就会导致企业无法经营,出现另一种形式的天花板。
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影响,就是使用无人机制。无人飞机、无人汽车大行其道,就是这个道理。
此处所说无人,是指前台(现场情景)看不见人,不是后台不需要人。毕竟机器总是需要人来操作,所以严格来说是减少人的数量,降低对人的要求。减少核心环节,绝非完全无人。
智能酒店系统的出现,使得酒店的入住、退房环节,已经无需人手处理,但是房间清洁、更换床品,无法做到无人,但可实现外包,将管人的事情交到外部。
智能餐厅设备的出现,使得餐厅的下单、炒菜环节,已能做到自助,无须人工服务,但是餐具清洁、餐桌清理,无法做到无人。
或许有人会说,虽然现在已可采购半成品菜肴,可以减少洗菜、切菜人手,但是炒菜机的味道,怎能与大厨相比呢?
事实恰恰相反。餐厅的厨师都需三班倒,不同厨师不可能实现配料、炒功的一致性。我们平时在餐厅,常常碰到咸淡争议、生熟争议、口味争议。而现代化的炒菜机器人,则可做到配料、炒功的一致性,机器程序经过千百次试验,口感经过众口认可,永远不会出现咸淡不同、味道不同、生熟不同的争议。更重要的是,永远不会出现大厨团队被挖角的情况,不会出现厨师生病无法上班等等情况,因为餐厅已经不设厨师,大幅降低餐厅人力成本。
或许有人会说,智能炒菜适用快餐,不适用宴会。事实也恰恰相反,台湾有一著名的高档连锁餐厅,就是全部采用预制菜,客人可在餐厅用餐,也可购买预制菜回家用餐,生意十分火爆;深圳有一著名的高档连锁餐厅,采取主菜收费(厨师现做)、辅菜免费(机器现炒)的做法,生意好到门庭若市。
如果主菜、辅菜全用机器现炒,推出主菜收费、辅菜免费,满12人同餐就可免费使用单间的做法,不仅无须厨师、生意门庭若市,而且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,这样的模式能没竞争力吗?